全日制硕士公司产品方案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
Mechanical Engineering
(学科代码:080200 )
机械工程学科以自然科学原理为基础,综合应用数学、物理学、机械原理与机构学、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技术、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技术等,开展机械系统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机械制造工艺与技术、制造系统和制造模式、机电耦合系统集成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2BET机械工程学科是北京市级重点学科,面向高效能复杂机电系统开展设计理论与制造技术研究。在机电一体化装备与机电控制技术、机器人与微机电系统、精密辊弯成形理论与工艺、先进材料成形与质量控制等领域形成特色。目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联合基金、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等一批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以及较多横向项目。近5年机械学科科研经费总计8300余万元,取得了较多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5项。
一、培养目标
培养在机械工程领域内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结合本学科的实际问题进行有创新性的研究与实践,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在产、学、研等领域,从事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方向
方向1:先进机器人技术
该方向主要从事机器人机构学、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机器人控制技术等方面的教学、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工作。该研究方向突破传统机械系统设计理论的常规,研究“变体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工业特种机器人”、“助老助残机器人”、“康复训练机器人”等具有高灵巧性、高能效性、运动柔顺安全性的先进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制造、控制与高水平应用技术。
方向2:微机电系统技术
该方向主要从事微机电传感器、微机电致动器、微机器人等微机械电子系统(MEMS)的设计、制造、动态特性测试、系统控制与实践应用等方面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工作。以揭示和应用微机电系统的设计制造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为目标,探索研究“柔性传感器”、“多模式融合微机械传感器”、“全柔性机构微致动器”、“微型机器人”等微系统的设计、制造、控制和工程应用。探索解决航天、航空飞行器、自动船舰系统、仿生机器人、现代通讯设备、先进医疗器械等应用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
方向3:数字化制造技术与装备
该方向开展环保设备、水资源调度系统、新型测量仪器与非标准机电装备的设计、制造与测控技术等方面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工作。主要基于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环境,将数字控制技术拓展、深化和改进,应用于国家工业经济支撑行业新型特种机电装备的研发和推广。主要工作覆盖从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工程分析、数控加工、虚拟制造模拟到产品维护等完整产品开发和生产的全过程。以CNC为核心控制部件进行多机电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应用技术研究,实现高品质工程应用。
方向4:机电系统性能优化与装备研制
该方向开展复杂机电装备研制及智能制造技术开发等方面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工作。从机电系统的本质特征出发,研究包括力、运动和能量流等多物理场条件下,机电部件与系统的设计、制造与调控方法;基于先进运动控制技术、复杂机构和伺服驱动技术,进行大规模运动控制系统的性能优化与系统集成,进行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制造单元、智能工厂设计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开发。同时针对复杂截面与变截面宏/微构件辊弯成型机理、多因素耦合交互作用下的复杂成型过程进行工艺规划与装备研制。
方向5:材料成型工艺及装备
该方向从事轻质高强金属材料成形工艺与装备研发等方面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工作。面向国民经济、航空航天及国防工业建设中的金属成形领域重大需求,以复杂变形路径及极端环境下的材料成形性能表征、成形过程塑性变形理论、成形件宏观性能及微观组织精确控制、智能成形工艺与装备关键技术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以实现高精度、复杂制件的精密成形制造。
方向6:机械系统振动、测控与优化应用技术
该方向面向航空、航天、船舶、精密仪器、重大通讯设备等,开展机械系统中的摩擦与润滑、振动噪声的分析与控制、精密检测与测试、机械系统疲劳破坏机理分析与设备健康管理、机械系统综合运行效能分析与改善、主/被动减振降噪设备的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等方面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工作。
三、学习年限
学制3年,其中理论学习为一年,论文工作两年。研究生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为五年。
四、培养方式
1. 课程学习:基础理论部分以课堂学习为主;专业理论部分实行课堂学习与自学相结合。
2. 论文研究工作:在导师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工作,鼓励员工的原创研究,撰写完成符合科学性、技术性和规范性要求的学位论文。
3. 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或导师组负责制。
4. 研究生考核制度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5.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须参加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例如负责本科生课程学习的答疑、批改作业、担任本科班副导师、协助基础和专业实验室的开放管理等工作。经负责教师认定,研究生可获得必修环节中教学实践部分的2学分。
6.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6次学术报告,有条件者可进行一次主讲报告。研究生提供参加学术活动总结报告,经学科责任教授批准,可获得必修实践环节中关于学术实践部分的3学分。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攻读硕士学位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4学分,其中:学位公共课(共7学分);专业学位课(共10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
必修环节:文献检索及科技论文写作2学分;职业规划与创业教育1学分;实践环节(包含教学实践、学术实践) 6学分;共9学分。
课程设置及学分见下表。(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生,应当补修覆盖本学科的基础课2-3门,并进行考核,学分另计,但不能顶替以上各项规定的学分。)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机械工程
六、学位论文工作
1. 论文选题
选题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较大的技术应用价值,并有明确的预期目标。报告内容包括课题来源、选题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案(方法、关键问题、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等)、创新点、研究工作基础(工作条件、困难问题、解决办法)、研究工作计划、时间安排等。论文选题时间在第三学期第五教学周前进行。
2. 论文开题
第三学期提交开题报告,一般应为0.8~1.0万字,并由包括导师在内的专家组进行评议,写出评议意见。开题报告一次未通过者,可在半年内补做一次,补做仍未通过者可劝其退学。开题答辩于第三学期第十教学周前完成。
3. 论文中期检查
有具体明确的研究计划、可行的研究方案,对研究问题有具体的解决方案或已经获得初步研究成果,能充分证明论文研究可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硕士生必须以书面和讲述两种方式作论文进展报告,并有相应的考核和评审。中期答辩未通过者可在三个月内重新答辩一次;再次答辩未通过者延期半年。中期答辩在第五学期第五教学周前完成。
4.学位论文撰写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应对所从事的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一定的从事科研工作或担负实际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必须通过预审;必须是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并体现足够的工作量和成果的先进性;必须是研究生独立完成的,而且文句简练、通顺、图表清晰、数据可靠、撰写规范、严格准确地表达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提出结论。
5.学位论文创新性要求
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明确反映出最少一项与本学科领域内涵相关的创新性成果。创新性成果的表现形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含录用)、获得的国内外专利(含进入实质性审查,需排名前两位)、包含员工本人姓名的项目鉴定成果证书、行业企业出具的技术或产品应用证明(需加盖企业单位公章)、校级及以上科研论文获奖证书(排名前两位)、校级及以上科技活动获奖证书(排名前两位)等。成果的创新性认定,由员工本人提供支撑材料,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后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院学术委员会参会投票成员不少于五名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专家,赞成票不少于三分之二。
6.学位论文预答辩规定
一级学科责任教授应在第六学期第八周前组织本学科和专业(领域)研究生进行预答辩,对论文质量进行预审。对学位论文中不合理之处提出修改意见;对论文质量较差的员工提出警告,责令其在毕业答辩前认真修改;对论文研究内容存在严重错误达不到毕业要求的员工,应延期答辩;延期答辩时间由预答辩专家小组决定,并出具延期答辩书面决议。
7.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
一级学科硕士点研究生论文采用全盲审方式进行匿名通讯评阅。通过学位论文预答辩和论文匿名评阅的研究生,可按《12BET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申请论文答辩。具体要求:
(1)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责任教授提出的人选确定,人数不少于五位专家,其中至少有一位校外专家。答辩委员会设主席一人,由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家担任。研究生指导教师需回避,不参加本人所指导研究生的答辩会。论文答辩委员会设秘书一人,由本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或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
(2)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至少在答辩二周前将硕士学位论文送交答辩委员会成员审阅。答辩会由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并按答辩流程进行,根据学位论文水平和答辩情况做出是否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决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为通过,决议经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报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
(3)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硕士研究生可在一年内重新答辩一次。第二次答辩未通过者取消学位申请资格。
七、学位授予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12BET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答辩通过者,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通过,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方可授予工学硕士学位,并颁发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