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智能测控与能源管理,军事新能源评测技术
项目首席专家简历:
教授,1974年生,现任12BET经理,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磨蚀与防护专委会常务委员,制造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专家。2007年于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工学博士学位。2007~2009年在清华大学精仪系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负责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2009年至今在12BET工作,从事材料表界面理论与控制技术的研究。期间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6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先后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2008年获得“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年度学术贡献”一等奖,2013年入选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
成果简介:
1.军用电源综合服役性能评测方法与平台军用电源是军事装备的主要组成要素之一。军用电源型谱种类繁多,包括铅酸蓄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及海水激活电池等。军用电源服役场景复杂多样,主要用作动力电源、通讯电源及仪器仪表设备电源等,其搭载方式包括单兵携带、机载、车载及水下装备等。
军用电源的综合服役性能对军事武器装备的战术性能和作战效能具有显著影响。全方位科学评测和改善军用电源的服役性能,对于提升军事装备服役时长和作战任务遂行半径,强化敏感区域态势感知能力,有效保障单兵、空中及深远海能源储备和补给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军事价值。
军用电源的综合服役性能包括基本电性能、环境适应性能和安全可靠性能等。军用电源应确保在实际复杂苛刻的服役工况下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并安全可靠的输出电能。为此,需深入调研军用电源的服役工况环境,分析影响军用电源放电性能的各种工况参数,确定服役性能主要技术指标,建立性能评测方法和标准体系,构建放电服役工况模拟平台并加载负载功率,对被测军用电源的服役性能进行全面科学评测,并为后续性能优化提供数据支持和评价手段。
依托12BET和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团队在电化学测试、表面特性分析、复杂机电装备研制等方面的传统技术优势,聚焦深远海水下能源保障、无人集群能量无线传输、单兵电源系统等军事需求,采用智能传感测量、物联网、数据可视化等先进技术,对电极表面及材料特性、电化学性能、环境适应性能等开展重点研究,构建了电化学性能评测标准体系、电池全周期能源管理系统和数字化能源平台。
成果展示:
1.军用电源综合服役性能评测方法与平台
以储能电池、能量无线传输和深远海能源保障等军用电源技术为研究对象,以单兵及班组电源、无人集群机载电源与无线充电、水下无人潜航器等典型应用对象和服役场景为技术背景,构建了军用电源综合服役性能评测方法、标准体系和平台技术。
(1)针对锂电池、氢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金属燃料电池和海水激活电池等,研制了多台套电池电化学性能评测平台、服役工况模拟平台和测控系统,并已交付军方使用。获军方经费支持300万元。
(2)在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国防科工局信息中心、军队及军工单位等相关需求主体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暨中关村第四届新兴领域专题赛中,提交的“无人机自主无线供电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获得优胜奖(证书号:CTP-ZGC-2020-204),并获技术需求方科研合同订单,一期合同金额98万元已进入合同流程。
(3)作为子课题承研单位,与军事新能源技术研究所、中船重工705研究所、中南大学等联合申报了军队科研单位能力提升专项计划项目“×××用长航时大功率海水激活电池关键技术研究”(密级:机密),目前项目以进入立项论证阶段,子课题经费约800万元,前期预研经费60万元。
(4)电源服役性能评价测试方法与平台技术的潜在应用还包括新能源汽车、电动车、无人机等民用动力电源装备的电性能评测与能量管理,如输出功率、伏安特性、负载服从、转变服从性能、安全可靠性、一致稳定性以及BMS开发等。
1kW级金属空气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系统实物图
教授,1974年生,现任12BET经理,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磨蚀与防护专委会常务委员,制造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专家。2007年于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工学博士学位。2007~2009年在清华大学精仪系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负责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2009年至今在12BET工作,从事材料表界面理论与控制技术的研究。期间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6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先后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2008年获得“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年度学术贡献”一等奖,2013年入选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
成果简介:
1.军用电源综合服役性能评测方法与平台军用电源是军事装备的主要组成要素之一。军用电源型谱种类繁多,包括铅酸蓄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及海水激活电池等。军用电源服役场景复杂多样,主要用作动力电源、通讯电源及仪器仪表设备电源等,其搭载方式包括单兵携带、机载、车载及水下装备等。
军用电源的综合服役性能对军事武器装备的战术性能和作战效能具有显著影响。全方位科学评测和改善军用电源的服役性能,对于提升军事装备服役时长和作战任务遂行半径,强化敏感区域态势感知能力,有效保障单兵、空中及深远海能源储备和补给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军事价值。
军用电源的综合服役性能包括基本电性能、环境适应性能和安全可靠性能等。军用电源应确保在实际复杂苛刻的服役工况下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并安全可靠的输出电能。为此,需深入调研军用电源的服役工况环境,分析影响军用电源放电性能的各种工况参数,确定服役性能主要技术指标,建立性能评测方法和标准体系,构建放电服役工况模拟平台并加载负载功率,对被测军用电源的服役性能进行全面科学评测,并为后续性能优化提供数据支持和评价手段。
依托12BET和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团队在电化学测试、表面特性分析、复杂机电装备研制等方面的传统技术优势,聚焦深远海水下能源保障、无人集群能量无线传输、单兵电源系统等军事需求,采用智能传感测量、物联网、数据可视化等先进技术,对电极表面及材料特性、电化学性能、环境适应性能等开展重点研究,构建了电化学性能评测标准体系、电池全周期能源管理系统和数字化能源平台。
成果展示:
1.军用电源综合服役性能评测方法与平台
以储能电池、能量无线传输和深远海能源保障等军用电源技术为研究对象,以单兵及班组电源、无人集群机载电源与无线充电、水下无人潜航器等典型应用对象和服役场景为技术背景,构建了军用电源综合服役性能评测方法、标准体系和平台技术。
(1)针对锂电池、氢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金属燃料电池和海水激活电池等,研制了多台套电池电化学性能评测平台、服役工况模拟平台和测控系统,并已交付军方使用。获军方经费支持300万元。
(2)在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国防科工局信息中心、军队及军工单位等相关需求主体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暨中关村第四届新兴领域专题赛中,提交的“无人机自主无线供电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获得优胜奖(证书号:CTP-ZGC-2020-204),并获技术需求方科研合同订单,一期合同金额98万元已进入合同流程。
(3)作为子课题承研单位,与军事新能源技术研究所、中船重工705研究所、中南大学等联合申报了军队科研单位能力提升专项计划项目“×××用长航时大功率海水激活电池关键技术研究”(密级:机密),目前项目以进入立项论证阶段,子课题经费约800万元,前期预研经费60万元。
(4)电源服役性能评价测试方法与平台技术的潜在应用还包括新能源汽车、电动车、无人机等民用动力电源装备的电性能评测与能量管理,如输出功率、伏安特性、负载服从、转变服从性能、安全可靠性、一致稳定性以及BMS开发等。
1kW级金属空气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系统实物图
风光储充一体化测控系统
10kW级金属燃料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系统实物图
10kW级氢燃料电池电化学性能评测平台实物图
无人机自主无线充电能源管理系统原理示意图
中国创新赛无人机项目获奖证书
中国创新赛无人机项目奖杯
性能/技术内容、参数(指标)、技术优势/效果:
序号 |
性能/技术内容 |
参数(指标) |
技术优势/效果 |
1 |
军用电源综合服役性能评测方法与平台 |
电化学性能测试、服役工况模拟、综合服役性能测评 |
聚焦军用电源技术领域,针对风光电源、军用化工电源等不同型谱电源,对电极材料、电池电芯、单体电池、电池串、电池模组、电池动力单元等不同阶段产品进行材料特性、表面特性、电化学特性等分析与测试;构建电源系统服役工况环境,对电源系统的综合服役性能进行智能测控和状态感知,并基于服役实际工况进行优化设计和能源管理。
|
技术成熟度:
研发、样机
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序号 |
权利类型 |
权利(证书)信息 |
成果名称 |
法律状态 |
1 |
发明专利 |
ZL201810804516.X |
一种二元复合结构镍硼合金镀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授权且有效
|
2
|
发明专利 |
ZL201810644235.2 |
一种石墨烯改性静电防污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授权且有效
|
3 |
实用新型专利 |
ZL202021433788.2 |
基于LabVIEW的水下机器人自主目标追踪系统 |
授权且有效
|
4 |
实用新型专利 |
ZL202021427113.7 |
基于Labview的工作台运动控制系统 |
授权且有效
|
5 |
实用新型专利 |
ZL202021427734.5 |
基于LabVIEW的显微图像测量系统 |
授权且有效
|
6 |
实用新型专利 |
ZL202120348601.7 |
助老外骨骼下肢辅助机械装置 |
授权且有效
|
7 |
实用新型专利 |
ZL202121598015.4 |
一种电机驱动式注油装置
|
授权且有效
|
转化方式: 专利转让、许可;技术转让、许可、开发等。
知识产权证书:
成果汇展资料整理过程中有任何疑问,可以直接电话或者微信联系,再做针对性的沟通。
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邓恒,138 1173 8770(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