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注:
李静威同学是机13-3班一位员工,入学成绩是全班倒数第二。大学期间奋发努力,积极参加专业赛事,在工程训练大赛和Robomasters大赛的磨砺让他得到迅速成长。临近毕业时,他已经成为多家公司抢夺的人才,在公司实习过程中,他的机械设计能力之强常常让领导大吃一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成长历程吧!
2013年我从大西北的一个小镇上来到北方工大读书,入学成绩倒数的我注定在学习基础课程的过程中吃了不少苦头,记得每次考完试找班导谈心,抱怨的最多的是为什么我付出的不比别人少,成绩却总是不理想,我一直试图改变这种困境却力不从心,倒是这种总是不理想的的成绩激励着我坚持上完了大一的大多数晚自习,也养成了不轻易放弃的习惯。
我和大多数同学选择机械专业的初衷一样:梦想着能够设计出自己的机器哪怕是个小玩具也好。然而正当大一枯燥无味的基础课程把最初的梦想磨灭的所剩无几的时候,学院发了工程训练大赛(无碳小车)的通知,我如获至宝,当时毫不犹豫地拉上了之前一起金工实习的伙伴报了名。报完名有几节赛事指导课,内容大多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比如什么曲柄滑块,凸轮机构,急回特性,差速转弯……刚刚升入大二的我和我小伙伴都惊呆了,我记得两节课过后我们大二报名的少了一大半,虽然当时都没怎么听懂,课后还是抱着一定到坚持到最后的决心各种查资料、逛图书馆,总结完比赛所能用到知识发现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多花点打游戏睡懒觉的时间也可以掌握的很好(到了大三学机械原理的时候才发现我已经自学完了好几章内容)。掌握完理论知识后就开始出方案,然后手绘再用电脑三维建模,当时几乎没什么建模经验(很后悔大一没学好solidworks),第一版小车的模型除了有大致尺寸,很多比如像传动部分的细节都没有,出的加工图纸也是一塌糊涂,兴高采烈地拿着图纸在实习楼里一顿敲敲打打车铣锯锉,图纸的含糊不清导致很多零件大多凭着感觉做,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果自然是一塌糊涂,做出来的东西和想象的差距很大完全配合不起来,问题大多出在三维建模的时候没有考虑细节;意识到这样严重的问题的时候已经马上要进行校内选拔赛了,重新再做显然来不及了。为了解决问题最后还是把已做完零件的细节部分在电脑上重新建了一遍(后来实践证明细节的建模节省了大量调试时间),虽然问题依然很多,但经过大家的努力小车总算是可以晃晃悠悠走起来了,意外的是根据电脑上模型的数据经过简单的调试居然在校内选拔赛上走出好几个像样的S!过了校内选拔赛后结合失败的教训重新设计了一版小车,经过加工、装配、调试……最后不管是精密度还是稳定性都相对得到了大幅提升(现在看来那台小车做的很粗糙),由于我们不管是能力还是经验都比不上高年级的同学,最后市赛拿到了一个很普通的名次,不过最大的收获是历时5个月的备赛过程中大家的能力得到了不少的提升。
如果说第一次无碳小车的参赛经历是一次学习的过程那么参加第一届Robomasters机器人大赛就是对之前五个月学习的一次检验和提升。大二下学期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了Robomasters,报完名后才发现当时机械组只有我一个人,当时比赛的任务大概是做三台麦克纳姆轮全向底盘、两套17mm发射云台、一套42mm发射云台,还有一个17mm子弹半自动补给站,重点是时间只有三个月不到。当时抱着做一点是一点的心态就开始干了,没有(全向轮)底盘的设计经验就各种方案挨个试,做完一版散架了再做一版(好在学院和老师都特别支持)总之各种走弯路各种犯错误,直到比赛前一天意外地发现比赛要求的功能基本都能实现了(虽然稳定性极差),那一刻比赛的结果已经不是那么的重要了,重要的是大家坚持做完了整个比赛。
第二届Robomasters机器人大赛的成功好像并不是那么的意外,第一届Robomasters的参赛经历无疑让大家深刻地感受到了比赛的乐趣,它不仅仅是能给我带来荣誉和光环,更多是对我们自身能力的提升和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暑假结束后大家不约而同地又聚到了一起开始着手准备第二届Robomasters,这一年刚好升入大三,像《机械原理》《材料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互换性》等课程都开始学了,通常这些课程看似宽泛,用在在机器人结构设计中却非常有效,有了课本的理论支持后很多结构都不用再一遍又一遍地改动,节省了大量时间。在这样的前提下机器人的大部分结构开始使用CNC零件,虽然小批量CNC零件的加工成本极高但它的精度和稳定性以及对整体结构的简化程度上是其它加工方式所无法代替的;鉴于CNC对设计的容错率较低而且设计需要考虑诸多加工工艺,为此在设计整套机器人之前先设计了一版CNC试验云台作为过渡,为之后更为复杂的万向传动底盘设计积累了不少经验。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的设计理念下四台步兵诞生了,全CNC零件和万向传动在赛场上成为了大家的关注的焦点(当然也包括在场的DJI工程师们)。
参加比赛之后已经大四了,由于之前学习基础课稍有些力不从心,毅然选择出去找工作,投完简历的一个月里收到了好几个面试邀请(这里也包括DJI的网测和之后的面试)在面试的过程中发现HR对比赛经历和比赛的作品大都表示很认可,面试的内容也完全颠覆了网上面试攻略里的种种套路,几乎都直奔主题,聊聊设计理念之类的话题。后来选择了一家做服务机器人的创业公司,入职之后在一片质疑声中接手一个设计服务机器人底盘的项目,因为之前参赛做的比赛机器人和在做的项目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做起来自然得心应手,从出方案到设计完成仅仅花了两个月时间(我和老板都被吓到了):包括四百多个零件的装配体,五十多张工程图,材料明细表,标准件及传感器采购清单,仔细想来这样的速度并不意外,毕竟一次次备赛过程中积累了很多。
如今我马上要毕业了,两年半的参赛经历几乎成了我老员工活的全部,并从中获益匪浅,希望已经参赛了的同学抓住这样一个快速成长的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